吉林省利用BIM、互聯網、物聯網三項技術的融合,全方位銜接5G“數字吉林”的建設。如今,雙(遼)洮(南)高速公路的建設,成為該省第一條真正意義上的數字高速公路。
雙洮高速
據了解,雙洮高速項目指揮部在BIM技術的研發、應用領域,深挖潛能,伸展外延,開拓性地提出了利用物聯網收集數據、利用互聯網傳輸數據、利用BIM模型存儲數據,瞄準5G、大數據、云計算的研發思想,建立完善的BIM技術應用、經驗交流平臺和機制,聯合各方在雙洮高速全線推廣BIM技術應用。
據悉,項目設計伊始,這條187公里的高速公路就通過系統建立成BIM模型,按照1:1比例融入地理信息系統GIS平臺,并將幾何尺寸、材料性質、力學指標工程數量等信息存儲到構建模型之中。

電腦演示BIM模型在GIS系統中的生成和填充
遠隔“千里”設置的“天眼”;可以“厘米級精度”實時采集數據的智能鉆樁設備;配有集中傳感器、溫度傳感器、時間傳感器等物聯網設備的智能拌合站;可實現實時GNSS平面厘米級和高程毫米級定位的智能攤鋪機……BIM、互聯網、物聯網的完美融合,實現了對雙洮高速公路工程質量的嚴格把控和對建設信息數據的動態存儲。
配有計重傳感器、溫度、時間傳感器等物聯網設備的智能拌合站
例如,在實際施工生產中,安裝有GPS的智能壓路機,通過GPS定位,將路基填筑壓實的起點位置、終點位置,以及填筑厚度、壓實遍數、行進速度、激振力等壓實數據,通過4G網絡實時的傳輸到BIM平臺之中,平臺根據互聯網傳輸的數據生成BIM模型塊,填充到BIM模型中。當壓實遍數、行進速度、填筑厚度超過允許規定值時系統自動報警。利用BIM技術,借助一臺智能壓路機,無需增添人力物力,它就能從根本上嚴控住了以往難以解決的超厚填筑、壓實度不夠等常見問題。
智能壓路機
據了解,雙洮高速公路起自雙遼市,主要經由雙遼市、長嶺縣、通榆縣至終點洮南市。主線全長187.203公里,項目總造價64.33億元,已于2018年8月底開建,計劃于2021年5月30日前交工通車。